Monday, January 8, 2007

文協藝文小集邢健上任 陸惠風打頭陣講談惲格「五清圖」


(本報記者菊子牛頓市報導)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的藝文小集,七日晚邀請曾任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的陸惠風,在文協位於牛頓市會址,講談清初畫壇奇人惲壽平,以及清朝乾隆皇帝曾收藏的他的一張名畫「五清圖」。

在岑志仁借出來的一幅「五清圖」複製品,以及其他明清名家的複製畫作陪襯展示中,包括畫家梁銘潛,作家張鳳、史家元,胡世沛,科技公司創辦人史美芳等三十多名藝文熱愛者,齊聚一堂,聆聽陸惠風侃侃而談他以「獨向毫端窺秘趣」命名,內容已發表在當期波士頓新聞上的文化講談。

惲壽平,壽平是字,本名格,號南田,1633年生,1690年逝世,江蘇武進人。他和和吳歷,以及王時敏、王鑒、王翬、王原祁等「四王」,被人並稱為「清初六大家」。但惲壽平是其中唯一,寫詩、書法、繪畫的水平被人稱為「三絕」,兼擅山水、花鳥者,他的「沒骨畫派」花鳥畫,在清初有很大影響力。根據網路資料,2004年,他的八開大「花卉畫冊」在中國大陸以693萬元拍賣出去,「載鶴圖」手卷的成交價,更高達1111萬元。

坊間傳說,惲格看了王山谷的山水畫後,自認不如,從此改畫花鳥,並創出沒骨花卉畫法。不過,陸惠風卻以惲格的著作,談花卉虫鳥的不到十分之一,談樹石山水寒林雲氣的佔十之八九,斷定坊間的前述傳說靠不住。

詩書畫具有上被人稱為「三絕」

陸惠風還認為,以惲格不應科舉,家雖貧,賣畫為生,卻討厭俗人,還挑客賣畫的性格,為膳養父親,才放棄真正醉心的山水寒林,轉畫花鳥,應付生活。

陸惠風也被惲壽平具有悲劇性傳奇色彩的生平所吸引。他講述長相俊秀的惲壽平十五歲時在戰亂中被俘,卻因閔浙總督夫人要打造首飾,須要畫匠,得以豁免牢獄之災,但之後隨總督夫人輾轉逃難,經父親搭救,設計讓他被捨入廟堂,到上路他往途中,見到當初帶著他逃亡的女侍在建寧歡場上歌舞,引動心中情愫等等情節,還忍不住表示,自古以來,文人藝士和政治之間,總有交纏錯綜關係。他期盼將來有人能把這一段故事,寫成小說,編成電影,傳另一段佳話。

根據謝麗君200359日發表在中華博物鑑藏講座(www.gg.art.com)上的一篇文章,目前惲壽平的存世作品不下600幅,其中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十四家中國博物館、美術館,台灣的故宮博物院,以及美國四家,日本一家等博物館,都收藏有他的作品。

文協藝文小集今年起,由邢健接任召集人。七日晚,他還特地擺出一只清藍色的宜興紫沙茶壺,為會場增添文藝氣氛。邢健表示,二月份將請袁尚賢講燈謎,配合慶祝農曆新年,三月份將請梅國治講談攝影,接下來還將舉辦茶壺藝術等方面的講座。

No comments: